使用燃气灶具的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”
三大纪律
1、不同气种的燃具是不能通用的,如水煤气燃具、天然气燃具、液化石油气燃具不能通用。
2、“火等气”,即先点火而后再开气,这样安全;相反,若先开气后点火,气先流入空气中,达到爆炸浓度,遇火就会引起爆炸,这样很危险,所以一定要“火等气”。
3、使用过程中,应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态,以便随时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出室外。
八项注意
1、不得将液化石油气瓶、煤球炉、柴灶等其他燃料和燃具与天然气燃具置于同一厨房内使用。经常保持燃具的清洁。
2、灶、表周围不准堆放废纸、垃圾、塑料品、干柴等易燃物品。
3、使用过程中,应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状态,以便随时把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出室外。
4、停止使用后及临睡前,应检查灶前阀、燃具开关是否全部关闭。
5、禁止在装有燃气表、灶的厨房内睡觉。
6、为保证天然气的正常燃烧和安全使用,无架灶具应安放在耐火的灶台上,灶台高度在600-700毫米为宜。为保证灶具的燃烧热效率和防止火焰被风吹灭而引起事故,灶具要安装在避风的地方。
7、灶与灶之间距离不小于500毫米,灶具不应直接安装在气表之下,距气表的水平间距不应小于300毫米,气表距地面为1.6米。
8、要学会调节风门,根据火焰燃烧情况调节进风量的大小,以防止出现脱火、回火和黄色火焰。用旋塞阀调节火焰大小时,一定要缓慢转动,切忌猛开猛关,以防损坏。
燃气使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,同时燃气安全关系到全家万户,燃气用户应该提升安全意识,从点滴入手,做到安全用气!那么如何正确安全使用燃气,如何预防和减少燃气火灾爆燃事故的发生,我们应该做到和牢记以下几点:
(1)注意通风。
严禁在卧室、地下室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使用燃气,在使用燃气时不要紧闭门窗,应时刻保持空气流通,尤其是夏季,厨房一定要保持通风,不能怕热过于贪恋空调,做饭的时候要打开窗户;冬季,当几个人连续使用热水器洗澡时,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,避免因室内空气来不及交换而发生事故。
(2)做到“三不要”
1)不得乱改。不能擅自拆、改、迁、装燃气设施和用具,或者将管道埋入墙内或地下,禁止擅自接铁管、胶皮管或增加设备,以免漏气,发生事故。装有燃气设施的空间,不可作为卧室或浴室;
2)不要在装有燃气设施的室内住人、存放易燃、易爆物品,更不能存有第二火源;
3)不要在燃气设施上悬挂、捆绑或存放物品。
(3)使用燃气时,要有人看管,不可远离,随时注意调节火力大小,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火焰或被风吹灭火焰,引起液化气泄漏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。
(4)定期检查胶管
胶管长度不应超过2米,并用管卡将胶管固定好,防止胶管意外脱落引发泄漏;胶管不得穿墙越室;胶管长期使用容易老化、龟裂、弯折或损坏,应经常进行检查、更换,防止漏气,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两年。软管与硬管及燃气器具的连接处一定要使用专用的卡扣进行固定,不应该随便使用铁丝进行缠绕固定或没有任何的固定措施。
(5)关闭到位人走火熄
记得关闭。每次用气完毕,特别是外出和夜间入睡前,及时关闭灶具、关闭灶前阀、并确保厨房窗户敞开通风,要培养“人走火熄”的好习惯。
(6)灶具点火切莫急
燃气灶具打不着火时应注意,如果连续三次打不着火,应停顿一会儿,确保天然气消散后,再重新打火。因为灶具虽未点着火,但天然气已多次释放到周围,遇到明火极易引起燃爆。
(7)注意燃气跑漏
要勤检勤查,定期检查。使用时要注意定期对各连接口、开关等连接处进行查漏。通常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方法进行检查:一是嗅,管道气和瓶装气都有进行“加臭”处理,使之具有特殊气味,以便在泄漏时能被嗅出;二是听,一般跑气可以听到跑、漏气的部位有“哧哧”声;三是试,用刷子蘸肥皂水或洗洁精水(或喷壶装肥皂水)涂在各个连接处、开关处,若有冒泡,则说明有漏气。
(8)使用合格的燃气设施、燃气器具。
1) 应该从正规渠道购买燃气产品(灶具、减压阀、热水器),使用合格的燃气设施、燃气器具,使用燃气设备要要有出厂检验合格标和检验期限。
2) 购买专用软管和与其匹配的软管卡扣、减压阀等,胶管建议使用安全性能更高的不锈钢金属“大来”软管,且由燃气公司专业人员安装。
3) 在选用灶具时,应选用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的灶具,严禁安装使用直排式热水器。灶具和热水器使用年限不超过8年,超过使用年限的燃气器具要及时更换,一些非安全型的燃气器具应该立即更新。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,通常的保养周期约为一年一次。
(9)燃气发生泄漏时,不能动用任何明火、电器,应尽快开门开窗进行通风,并远离泄漏区再拨打电话向燃气公司上报情况。
(10)应加强燃气管道的保护、巡检、监控和维护,加强第三方燃气施工的管理,确保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。
(11)燃气火灾应急处置方法
1) 切断气源。用湿毛巾掩住口鼻,管道气用户请迅速关闭气源总阀,瓶装气用户请手垫湿布将角阀关闭,千万别将钢瓶碰倒。
2) 勿动电器,杜绝明火。严禁触动任何室内电器开关,如电灯、电扇、排风扇、空调、有线与无线电话、门铃、冰箱等,因为这些小小的举动都很可能产生小火花,引发燃气爆炸。
3) 疏散人员。迅速疏散家人、邻居,阻止无关人员靠近。
4) 打开门窗。让空气流通,以便燃气散发。
5) 电话报警。等到了户外安全地带后,拨打110、119求救
总之,为了预防和减少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,政府管理者、行业协会应该加强对燃气经验者和行业发展监管和指导,加大对居民用户的正确安全使用燃气知识的宣传力度;燃气企业经营者要合法经营,确保燃气设备设施的安全生产运行,加强对员工燃气安全技能的培训和考核;而燃气用户应该加强燃气知识和应急措施的学习,做到正确安全使用燃气。只有这样,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才会减少,甚至杜绝。